2023年2月22日晚上9点,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候车大厅,来自山东的聊城大学援疆支教团与齐鲁师范学院援疆支教团喜相逢,身着“志愿蓝”的两队青年人既激动又喜悦,百余人忘却跋涉之累,由一个帅小伙指挥,激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回荡在候车厅内,各种视频一时间火遍了网络。网友纷纷点赞,“歌声嘹亮,这才是青春最好的模样!”“这种大学生实习真好!支教大学生,好样的!”“谁说中国人不太浪漫?我们的浪漫是家国情怀”。
这两个团队,为了同一份使命,暂别校园,跨越山海,一路历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多次换乘,长途跋涉,在乌鲁木齐相遇。他们将在同一个目的地——新疆喀什麦盖提县支教半年。
支教千里外,援疆有我在。
据了解,2023年2月20日上午,齐鲁师范学院举办隆重的出征仪式,为经过层层选拔而出的61名师生远赴新疆开展支教工作壮行;当天下午,聊城大学也举行第三批援疆实习支教师范生出征仪式,56名优秀师范生和2名指导教师铿锵宣誓,整装启程。
同唱一首歌,共圆一个梦。
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美,不到新疆不知祖国风情之浓郁。”这些初来乍到的支教大学生们,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为歌声飘扬,用歌声共同倾诉着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表达着为援疆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坚定信念。
言为心声,歌以咏志。欣逢盛世,赶上新时代,如果要选出一首最能表达个人与祖国休戚与共、耳熟能详、百唱不厌的好歌曲,创作于1983年的《我和我的祖国》无疑会入选。
2019年2月3日至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快闪系列活动——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节目,每天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该曲先后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深圳北站、海南三沙市、厦门鼓浪屿、成都宽窄巷、武汉黄鹤楼、广东乳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长沙橘子洲头唱响,单期节目平均全网总阅读量达六亿之多。随后,《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在全国各地唱响。
那一年,全国2000余所高校学子接力献歌,从“白河之津”到“黄河之滨”,从“黄浦江畔”到“浏阳河上”,从“大明湖畔”到“西部高原”……万千师生尽情抒发着每一个人对锦绣中华的挚爱与深情,用歌声唱出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心声。
那一年,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大街小巷、大人孩子谁不爱哼唱《我和我的祖国》?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唱出了每一个人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表达着每一个人为伟大祖国的自豪与骄傲。
那一年,这首歌曲入选中宣部评出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实至名归,众望所归。
据悉,2023年2月22日晚,这两支队伍在短暂的相聚后,一齐登上了从乌鲁木齐赶往喀什站的火车。途中,他们经历了小小的波折和考验。23日早晨8点,塔吉克斯坦突发地震,新疆地区受到影响,火车运行被中断,原本计划九点半到达喀什地区的火车,推迟了三个多小时,于下午一时左右抵达喀什站。在喀什火车站出站口,麦盖提县前来迎接的相关领导、工作人员为聊城大学、齐鲁师范学院援疆实习支教团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在长达三天的旅程,他们的援疆支教故事已经在这个春天开启,答卷正在书写……
据统计,2023年2月23日,抵达喀什实习支教的共有山东省6所高校的512名师生。6所高校支教团中,齐鲁师范学院、聊城大学对口麦盖提县,济宁学院、泰山学院对口英吉沙县,枣庄学院对口疏勒县,菏泽学院对口岳普湖县,他们将充分发挥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助力边疆基础教育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推进新疆教育事业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自援疆实习支教工作启动以来,仅聊城大学已累计选派166名支教师范生、7名带队教师赴疆支教。
1963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今年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1993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开展,今年整好30年,而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3月5日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时光荏苒的半个多世纪里,尽管中国社会飞速发展,无数的人与事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化作沧海一粟,但雷锋作为中国青年的时代楷模却始终屹立不倒,“雷锋精神”跨越历史长河,永不褪色、历久弥坚,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在笔者看来,志愿精神是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的。雷锋精神永恒,因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接力传承,因为一批批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援疆支教的山东大学生们的嘹亮歌声里,流淌的是“团结向上”的真挚情感,激扬的是“强国有我”的奋进力量。
鲁疆情缘万里牵,天山泰山根连根。愿援疆支教的五百多名山东大学生们铭记“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不辱使命,不负所托,把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的豪情化作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重任在肩,壮志在胸,把汗水挥洒在“大美新疆”,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业绩,用担当作为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教育援疆”绚丽篇章。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愿这些可爱的山东大学生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让《我和我的祖国》这最优美的旋律萦绕在援疆支教的每一个日子里,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学雷锋见行动,行胜于言,在火热的生活中放飞无悔的青春,让青春在积极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